徐宝贵
一、政治课堂不能回避社会焦点、热点问题
热点问题应是教学活动的背景材料,是促进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服务于生活和教学的平台。具体到某堂课来讲,热点问题必须涉及有关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把它作为课本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要在热点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抓住它,借助热点问题的“新”吸引学生,拉近书本与现实的距离,提高学生围绕热点问题整合知识的能力,构建知识体系,并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首先,背景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三贴近”原则。所谓“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基于此理念,我在准备本节课的过程中,曾广泛收集并精心选择了发生在2011年前后时代感强、学生普遍关注的若干热点、焦点事件作为素材积累和准备。例如,进入2011年,气候大会和节能减排(由于发达国家的责任缺失、迟疑消极,南北阵营的意见不一,使得哥本哈根会议黯然落幕,而2011年底南非德班气候变化大会迫在眉睫)、2011年大学生(深圳)运动会、西南大旱、猪肉价格的上涨、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温州动车事故等,都是学生关心、容易吸引学生眼球的重大事件,从这些重大事件中,均能提炼出与《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节课题相关、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价值的有效信息。这些热点材料,都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因而都会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作为教师,我对收集到的这些热点材料进行了认真研读,力求把握主题,分清层次,准确概括,有效提炼。
其次,政治课教学不能回避社会上的焦点问题。我曾对本节课的整体设计,做出过多种方案的设想。最初,我曾设想采取“一理一事”的方式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框架。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教学内容比较分散,理论观点在逻辑上没有明显的层递关系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合适的。这种方式选取丰富的事例、典故、成语、名言帮助我们实现教学目标,使课堂显得丰富多彩,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然而,经过对教材的研究,我认为,本框题所涉及的“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有其内在的联系,各个理论、观点之间是层进关系,其中心理论观点较为集中的特点较为明显。所以,采用“一例到底”的方法更为合适。于是,我又设想了第二种方案,即整堂课都紧紧围绕“生态系统”,从不同的角度充分挖掘有效信息。对于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多数学生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师驾驭课堂比较容易,也可以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可能也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当我在网络上点击、搜索到新近发生的温州动车事故时,各种新闻媒体对于该事件的大量报道和形形色色的各种评论,扑面而来。由此引发的人们正面的、负面的、愤怒的、悲观的各种情绪宣泄,令我目不暇接、几乎窒息!我想到,我们面对的高中学生正处在思想最活跃、接受能力最强的时期。他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书本知识,开始了对人生、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乃至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并渴望有人能帮助自己正确认识社会中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焦点事件,正确理解许许多多正常的或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如果我们政治课不能扣住热点、把握方向,那么在学校这个层面,谁还能够担负起这个责任呢?如果我们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放弃了对历史的追问、对现实的反思、对世界的思考,放弃了对学生智慧的启迪、思想的引导和碰撞,那么我们政治课教学就是失败的。于是,我下了决心,将本节课采用“一例到底”的方式,紧紧围绕着温州动车事故这一话题来展开教学。而这一话题,正是这个特殊的时期最为敏感的问题,表现在:第一,对于这一事件,正式的事故调查报告尚未出台。第二,社会上的各种媒体对于该事件众说纷纭。更有甚者,发表了很多过激的言论。我个人认为,对于该事件所暴露出的我国铁路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暂时的挫折,都应该对学生的认识加以正确的引导。如果任由各种负面信息和人们激愤情绪的泛滥,就违背了“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违背了“一分为二”、违背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这绝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应具有的正确态度!作为政治教师,如果回避这一问题,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则有悖于作为政治教师的责任和良知,也违背了政治课堂改革的初衷。对此,我在完成本框题教学三维目标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得出如下基本结论:一方面,坦言铁路系统的某些部门工作中的疏忽,没有做到统筹兼顾以及人类技术发展的有限性,是引发事故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面对铁路事故,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对中国铁路事业的一概否定,不是出于激愤而一味的指责和悲观。人类的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我们更需要的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冷静思考,吸取教训,继续前行。这是一个法治国家的公民、一个成熟的民族,应当具有的正确态度。这样,对热点问题的讨论就在情理交融中实现升华,提高了教学的教育性、时政性、导向性和有效性。
再次,要开拓思路,注意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去分析情景材料。产生对于动车事故的正确认识,也需要了解与火车相关的其他知识。因此,对于该热点情景材料可利用的角度也是多方面的。例如,本节课除了温州动车事故材料之外,我还补充了火车的发展历史、列车运行图知识、胶济铁路撞车事故等材料。这些材料绝不是牵强附会,而是必要的拓展和补充。当然这些材料的选择,仍然要为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服务,使课本知识和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这些材料,必须离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或者将要学习的知识不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远,让学生感兴趣并且有话可说,有理可辩。如在本节课中,我采用学生普遍喜欢的动画片《托马斯小火车》的卡通形象,巧妙设计托马斯和车轮之间的争论,使两者的争论紧扣教材的知识点。学生既有这方面的感性体验,又有教材上观点的支撑,所以对托马斯和车轮的每一句话进行剖丝剥茧地分析时,才能做到层层深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在探究的乐趣中,理解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一抽象的哲学命题,达到了寓教于乐,提高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再如,在引导学生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含义时,我精心收集并加工了一段小视频。该视频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火车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阶段、介绍了通信设备这一局部对于火车运行这一全局的影响,从时间、空间和数量三个角度,顺理成章地使学生自主概括出了整体和部分的含义。
二、探究性学习在课堂上的运用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即问题探究性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大致由(一)创设问题情境——发现问题、(二)收集处理信息——分析问题、(三)得出验证结论——解决问题三个环节组成。
首先,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培养质疑能力。质疑是创造的起点,学贵质疑。学问不仅在于“学”,更贵在“问”。因此,教师在精心选择和研究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根据学生已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精心设置预设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疑、布疑,让学生去释疑、解疑,实现以教材为本又不拘泥于教材,以理论为依据又不空讲理论,触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其探究欲望。这首先是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需要认真思考、慎重对待的。
同时,还需要注意:短短40分钟的一堂思想政治课,其内容是无法包容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学生总会有其他的引证、其他的疑问。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预设的情景及预设质疑,学生在课堂上总会提出其他的生活热点、社会焦点。学生提出的这些热点材料以及设问,可能会对教师的预设形成佐证,当然也有可能脱离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甚至出现偏差的观点、片面的观点、错误的观点,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干扰。对此,教师要因势利导,不能一味回避,否则会扼杀学生的参与热情。无论学生提出的材料、观点、疑问是否有价值,教师都应该及时给予点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本节课,除了我预先设置的以温州动车事故这一主线,以“如何保证火车高效、快捷运转”这一话题之外,还发动和鼓励学生用生活中的、身边的或者自己知道的事例对自己概括出的观点加以佐证。学生们列举了很多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等,我都兴致勃勃地倾听并适时加以点拨。通过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且也引发了学生思考:生活与哲理有什么关系?哲理是不是抽象而深不可测的?学习哲学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用……等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获得生活的真谛,并品味丰富多彩的人生。
其次,要处理好感性体验到理性升华的过程。学生的学习需要掌握书本知识。这种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了理解和掌握这种知识,学生必须有感性认识作基础。如果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想象生动,理解书本知识就比较容易。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必要的感性认识,他们对于知识,特别是对抽象的哲学命题的掌握,就相当于生吞活剥,食而不化。所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仍然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所以要让学生还原于社会生活,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有利于加深对理性认识的理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例如,完成全部新授课以后,设置了四组关系,让学生一起来“感悟生活”。其中,高中学业和各学科的关系、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关系、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层层深入、步步扩展的。对于这些问题,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容易引发学生对身边现象的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今后的学习甚至人生道路,都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再如,在引导学生理解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方法论意义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对系统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基本特征,进行感性的体验。当然,我们不能用经验代替经验、经验对抗经验,还需要培养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经验到实证的研究能力。所以,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我继续引出列车运行图的相关知识及胶济铁路事故的新闻,随后预设质疑,实现理性升华,将“系统与要素”这一抽象的知识化繁为简,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质疑。问题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学习乃至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直接影响。然而,很多学生问题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两类:其一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其二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作为教师,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调动培养学生质疑的勇气。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但是往往与本人的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此导致了许多学生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和闭锁心理。这种心理集中表现在课堂上,只要老师提问,一个个都怕老师“请到”自己。因而要想使学生大胆质疑,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前提。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和交流的关系,教师是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习者和探索者,课堂是一种能使学生在友好、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中,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舞台。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发现其课堂的亮点,要及时地予以鼓励和表扬。在本节课中,当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有力佐证了自己观点的时候,我从不“吝啬”自己的表扬,从不掩盖自己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欣赏。例如,当学生们运用了“三个和尚”、“木桶理论”、“一役举而三役毕”、“学校、班级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田忌赛马”等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时,我真地为之心悦诚服,发出了由衷的赞许。“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该充分地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探究全过程,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管之见,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勘正、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