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信息 > 校内新闻

德州日报对我校李智锋老师的报道

发布时间:2016-04-14 09:31

 

 

                                                                                                  

 

李智锋与学生一起交流

个人简介
    李智锋,德州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2003年于曲阜师范大学毕业后开始任教。多次获全市高中语文教学研讨会公开课优胜奖、说课对抗赛优胜奖。工作以来,李智锋先后被评为市直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德州市优秀教师、德州市教学能手,发表多篇教学研究论文。
    李智锋是德州市实验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 2012年开始,实验中学开始探索高效课堂模式,他成为该校最早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的教师之一。经过实践高效课堂模式,李智锋对这一课堂模式有了独到的认识。
    

探究机会交给学生,语文课生动起来
    记者:当前,许多学校都在提倡高效课堂,您认为语文课怎样上才是高效的?
    李智锋:在当前教育发展的形势下,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已很难适应教育发展的规律,所以课堂改革势在必行。我认为一堂精彩、高效的语文课,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想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就要把课堂交给学生。
    记者: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需要做些什么?
    李智锋:一些老师和家长认为,高效课堂老师讲得少了,教学就轻松了,其实恰恰相反。事实证明,实施高效课堂建设以来,老师比以前传统课堂模式要准备的东西反而多得多。
    以前,课堂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按照老师的思路走,所以老师只要把课堂上想讲的内容准备好就可以了。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会发现并提出各种问题,这都需要老师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尽量心中有数,及时应对课堂上的“突发”状况。除此之外,还要将学生涉及不到的重点知识通过设置问题巧妙地引导出来。

 人人都有“发言权”,扩大课堂展示参与面
    记者:许多家长担心高效课堂老师讲得少了,主要靠学生自学,但自己能学会吗?
    李智锋:说实话,这也是我最初担心的问题。可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对于课本上的知识,学生自主探究能够学会20%至30%,通过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能学会50%,剩下的重点和难点,由老师进行点拨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全部的知识点。
    记者:把课堂交给学生,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李智锋:高中学生一天要上8节课,学习任务繁重,脑力劳动强度非常大,容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我们现在把一堂课分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精彩展示、恰当点评等几个环节,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与同学讨论,把讨论结果进行展示,并且对别人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发言的机会。这样的模式下,学生会积极主动学习并进行思考,因此注意力也比较集中。
   

 允许学生犯错,把失误变成“资源”
    记者:学生在课堂上要自主探究、交流与点评,这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
    李智锋:是的,比如点评环节,最开始学生不知道如何点评,只会说这个结果对或者不对,不会分析其中的原因,经常会出现冷场的现象。通过老师的讲解、点评,课下交流,学生不断锻炼,慢慢做得有模有样了。
    记者: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了,是不是犯错的机会也就多了?
    李智锋:没错,比如一些知识点比较难,许多学生都不会,就会出现失误。但是老师不能因为怕出错,就不让学生发言。
    学生的认识是一个由模糊到了解,从犯错到再认识,再到深刻的过程,等他们回答后老师再讲解正确答案,这样印象更深刻,考试时才不会犯错。
    记者:那么,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有什么方法或者技巧吗?
    李智锋:高效课堂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要高度集中,紧跟老师思路,在老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下自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