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针对本次山东省模拟高考试题,全体高三地理老师展开认真的教研与分析,督导组老师李守刚老师和年级领导进行指导。
杨胜武老师首先对模拟高考试卷进行总体评述,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地理试题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命题依据,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和学科核心素养,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试题结构为15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新增了作图题新题型,是高中地理转型的一大亮点。
1.试卷结构变化大,相对于2019文综全国卷来说,在考试时间上由原来的50分钟变为90分钟,在分值分布上由选择题44分、非选择题46分和选修10分变为选择题45分和非选择题55分;在题型分布上由11个选择题变为15题,非选择题由必修2题8小问选修1小问变为非选择题4题12小问。
2.内容覆盖面变化大(2019),内容覆盖人文、自然、可持续发展三大板块,在90分的必考题中,人文地理类题目40分,自然类38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类12分,题目覆盖了高中三大必学板块。2019全国卷在知识点覆盖面有待提高,考查区域分布不够均衡,本次山东省高中地理等级考试内容覆盖面要高。总的来看试题体现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试题紧扣课程标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本次试题中得到全面体现。
王桂永老师对试题进行详细解读,对试题中选择题进行详细讲解,并提出自己的讲解思路,老师们也对讲解过程中学生存在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本次试题考查方式多样,内容全面,以引导考生形成正确的区域认知和发展观念为最终目的。例如:第16题,通过对哈萨克斯坦工农业区位问题的分析,培养考生从空间-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第19题,以宁夏中卫市沙坡头考察为情境,考查考生获取关键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本次试题的评价目标定位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状况的测试与考查上,突出地理思想方法和探究技能的运用。命题素材来源真实、材料鲜活通俗、信息充足,考查考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情境中的外在表现。试题题量和难度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整体合理。
年级贺主任也指出,在备考中一定要抓基础,抓落实,培养学生答题规范,把每个题老师研究透彻,给学生讲解透彻。
最后,根据此次模拟考试的分析,学科组汇总出备考建议: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精准备考。课程标准是新高考考试命题的依据,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水平,做到精准备考。
2.注重夯实基础知识,全面备考。本次模拟考试考查内容全面,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需要考生重新回归基础知识,针对性强化训练。高三的地理教学要始终注意关注研究新高考的新动向,适时调整教学备考工作计划,做到借力备考、稳而不乱。
3.强化综合能力培养,落实素养。 本次模拟考试注重考生对于知识的运用及落地,旨在考查考生对于素养的全面落实,迫切需要考生从知识和能力向素养过渡,提升综合能力。
通过教研对本次模拟考试的详细解读,地理组在教学构想、试题命制等方面的交流讨论,对教学尺度的把握、教学方法的转变、核心素养的培养理清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