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研活动

高二物理组举行改进导学案专题教研

发布时间:2019-12-23 11:33

 

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推动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高二物理组认真学习了我校推行的高效课堂对学案编制要求,并结合本年级和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在学案编制、应用等方面积极实践,不断调整,努力使学案编制精品化。

1、学案编制规范

导学案的版面设计要有统一的模板,页眉包括:课题、章节、主备人、审核人、适用班级类型、编号等。学案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自主学习和课堂探究等内容,每个学案编写主要分自主学习案和课堂探究案两大部分,在自主学案之后设计“我的疑惑”专栏。当堂训练部分当堂发放或用多媒体展现。

2、集体备课,精编学案

为提高学案制作质量和使用效果,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尤为重要。具体措施:

学案编制计划表的制定

教学计划尤为重要。学期初,高二物理组进行第一次教研,讨论制定教学计划,制定计划表。该表对本学期需要完成多少章节,哪个章节需要设置习题课,每一章节需要设置多少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等都作出具体详细的安排。

学案的精细化制作流程

在每周的集体教研期间,备课组长提醒有学案制作任务的老师提前完成学案制作,制作完成后,主备人把自己的学案发给学科组每位老师。再次集体教研时,主备人对学案的内容逐一进行说明,包括学习的目标、重点、难点、疑点、课堂导入、自主学习的知识和问题,课堂探究的问题,课堂检测题的选择以及课件设计等方面,学科组每位老师都要对导学案的编写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或建议,主备人综合老师们的意见与建议,对导学案草案进行补充、修改、调整,最后经审核人审定后定稿印刷。在这个过程中,每份学案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保证了学案的高质量,避免“单打独斗,自以为是”的现象,做到统一编制,统一使用。

3、学案的深度探讨

随着学案导学的不断深入,老师们对学案的使用提出不同的看法,因此在集体备课期间积极征集老师们的意见,不断完善学案中各个环节的设置。

自主学习案部分。从内容上讲,主要包括本节课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其设置的目的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明确本节课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重点知识,并提出自己学习中的疑难点,为下一步合作探究、教师释疑提供参考,使教师的教学有的放矢。但以什么形式出现较为合适?填空还是问答?老师们在探讨中指出:尽量坚持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以问答的形式出现。并且问答的内容尽量有趣,简略,学生易于把握,更关键是能够帮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形成粗略的知识框架。但对于需要重点记住的关键词,填空的形式会更好。

课堂探究部分。从内容上讲,主要包括本节课重点和需要深化、拓展、延伸的知识,以及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疑难点等内容;从学科素养上来讲,是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和素养形成的重要环节。教研中,老师们一致认为:课堂探究问题不仅仅是解决教学难点、易混易错点,更应该是通过问题探究,达到解疑释惑、拓展提升、深化认识、实践应用的目的,通过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愉悦、探索、顿悟中完成。问题不宜多,在于精。

课堂练习部分。针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问题,设计相应的训练题进行检测,检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做到堂堂过关。教学中,老师们一致认为:在训练题的设计上,要求题目有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题目的设计是为了接受知识、构建知识框架,一定要与考试的要求区分开来,要切实控制好题目的难度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