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飞,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11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担任通用技术教师兼任办公室党务工作。先后获得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一等奖、山东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二等奖、全市高中通用技术优质课一等奖,曾获实验中学“优秀党员”荣誉称号。
牢记职责,上好每一节课
作为一名老师,孟老师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在教学工作上,深入了解学生,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水平,针对学情,备课时设计有梯度的题目,降低了难度,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通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和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在教学中,孟老师会利用生活中废旧材料自制教具,也积极引导学生制作学具,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
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党建岗位职责
党务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思想性极强的工作。在工作中,她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
孟老师积极协助学校党委认真抓好各党支部党员发展、党费收缴、党员管理等日常工作的落实。有时为了一件小事,需要到教体局跑好几趟,但她从不嫌麻烦,总想着尽快把事办好。为了及时将发展党员等党建材料上传到灯塔-党建在线平台,她常常加班。她坚信,只有务实的敬业精神和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才能把工作完成得更完美、更出色。
自从事学校党务工作以来,团结办公室其他同事,围绕学校党委工作大局,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学校党建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不负韶华,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9月,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选派第一书记的通知。孟老师主动报名,学校领导担心她孩子太小(大宝7周岁,二宝2周岁),怕她克服不了困难。她向领导保证:“没问题,我能克服困难坚持下来!”她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与家人商量后,孩子奶奶主动承担起接送大宝,同时照顾二宝的任务。孩子爸爸也是一名高中老师,同时还是一名班主任。他听到后也非常支持:“你放心吧,我以后把大宝接到我学校写作业,给他辅导,你安心工作。”孟老师听了心里莫名的感动。
驻村工作刚一开始就恰逢秋收季节,又碰上雨水连绵,村里玉米需要抢收。面对高强度的秋收工作,她隐藏起自己的“温柔”,成了不折不扣的“女汉子”,动员村干部抓住天气晴好窗口期抢收玉米,积极参与到“三秋”生产、农田排涝。她走进田间地头,协助群众做好秋收秋种、抢收抢种工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为深入了解所驻村工作情况,孟老师经常与村两委班子、党员干部座谈交流。在她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干部充分发挥“领头雁”带动作用,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挨家挨户走访,深入到田间地头调研。经过一段时间,孟老师终于对驻村有了全面的了解:王凤楼镇匡张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4公里处,总人口200人,总耕地457亩,人均耕地2.2亩。村经济发展缓慢,集体收入薄弱。面对困难,孟老师没有退缩,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帮扶计划,充分利用村集体闲置土地发展特色种植,拓宽村集体收入途径。
驻村以来,她用心解决好老百姓“急难愁盼”的事,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积极联系学校为派驻村捐赠10箱84消毒液,2箱免洗手消,协调爱心企业捐赠500只KN95口罩,助力疫情防控。在走访入户过程中,她了解到一户村民因生重病不能自理,家里还有一个患病的儿子和一个读初中的女儿,现在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病人妻子身上,一家人生活非常艰难。孟老师了解情况后,积极与镇民政部门联系,向该户申请低保,也积极与市妇联部门联系,为上初中的女儿申请“春雷计划”助学金的帮扶,尽最大的可能帮助该户渡过难关。春节前,协调镇变电所对村里路灯进行了维修,方便村民夜间出行;协调平原县司法局岳超律师为村民开展普法讲座,并发放普法宣传手册;协调邮政公司为村民发放过年福字和挂历,烘托节日气氛……每当提到村里的第一书记,村民无不交口称赞。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孟老师说,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是她的使命也是责任,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关键一环。在学校里,她能够成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和光荣的人民教师,是组织的一种认可和信任。在校外,她能够成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更是组织交付的一种使命和责任。自己唯有珍惜感恩、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扎实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第一书记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