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德育园地

【网络安全宣传周】避免网络陷阱,防止网络欺诈

发布时间:2023-09-13 08:0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与此同时,生活中各种诈骗短信、垃圾邮件、钓鱼网站也随之而来,导致我们个人信息泄露,甚至财产损失。网络是把双刃剑,如何安全使用成了关键。


为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保护网络安全,营造健康、安全、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9月12日上午,我校以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活动为契机,利用网络安全主题班会、网络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图片

信息技术中心王光磊老师向各班级网络安全宣传员开展了以“绿色上网,安全成长”为主题的讲座,结合网络中发生的案例,围绕抵制“饭圈”不良文化、预防信息诈骗、预防网络侵害等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师生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图片

班主任们也纷纷开展以《网络安全伴我行》为主题的班会课。本堂课从当下热门的反诈骗话题切入,引出安装“国家反诈骗中心”APP的重要性,与学生的生活相连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片

接着,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了解了“网络”的演变过程及神奇的功能。从对电脑和手机的使用交流中,真切地感受到网络的快捷和便利。同时老师们分享课前搜集的资料,从泄露个人信息、轻信他人、点击不明链接和图片、网络交友等方面设置情景,让学生了解网络中隐藏的危险,引发学生对于网络安全的思考。

图片

通过本次班会课,大家明白了在网络新世界里,我们不仅要学会保护自己,做到不伤害他人,还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网络规则。



学习时刻

网络安全知识小课堂


图片

网络安全教育从来就不仅仅是每个成年人必上的一课,每一个少年儿童在网络上学习、娱乐、看世界的同时也需要提高认识,当心网络诈骗,保护好个人信息,才能享受更多网络的精彩。


01遵纪守法,科学用网

不得从事非法侵入他人网络、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不得利用网络发布与违法犯罪相关信息,不要浏览色情网站。不要利用网络购买非法用品,如毕业证书、作弊工具、成绩单等。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更不能参与违法交易。


02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我的信息我做主

对个人信息、隐私加强保密防范,坚决抵制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收集或利用大学生个人信息进行非法盈利。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如证件号码、账号、密码等,不向他人透露,并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电子商务服务。目前网购现象非常普遍,难免会有人在收取快递后,没有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及时处理就把快递外包装丢弃,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我们要提高相关安全意识,切实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尽量避免类似的信息泄露问题。


03避免网络陷阱,防止网络欺诈

浏览网页时,尽量选择官方合法网站。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邮件中的链接、图片、文件。使用电子邮件地址作为网站注册的用户名时,应设置与原邮件密码不相同的网站密码。QQ、微信网络诈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先盗取你的账号,找到最近的联系人要求给自己充话费、汇钱等等形式来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因此,要管理好自己的各类账号密码,完善账户保护设置、保护好个人信息,不给不法分子进行网络诈骗的机会。同时,在平时生活中,如收到涉及财务的信息,不管其真实程度,如果是家人朋友,应该及时与对方联系确认;如果是陌生人,则应不予理睬,以防泄漏更多信息,给不法分子留下更多可乘之机。另外移动支付要使用比较安全的支付工具,如支付宝,切忌扫描不明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