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学生一年又一年的相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切的体会到教书育人的重要性,从学生到家长,从学校到社会,教育承载着社会各界的殷切期盼,正是因此,我也越来越觉得自己力量的弱小和有限,能力不足和自身素质亟待提高的紧迫感使我觉得日子太短,过的太快,总感觉看不出做成了什么,却日益发现还有很多应该做的事情尚未做成。但我始终坚信,照亮我前行道路的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是善、美和真:做个善良的人,发现生活的美,追求至真的理。 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不再关注微信朋友圈,但朋友圈的个性签名我却始终没有忘记——你要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我始终觉得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我希望学生们都首先做个善良的人。某天上课,我点评某同学作业完成的格外优秀时,竟意外听到个别同学嗤之以鼻,对此不屑一顾,甚至骂骂咧咧。我当时有些激动,真的是拍案而起,所有同学都愣了一下。稍后我调整了一下情绪,语重心长的说:“同学们,做人要有底线,要有起码的良知,作业写的有好有差,这不奇怪,我奇怪的是为什么要人身攻击?为什么要怒目相向?同学之间不应该比学赶帮超吗?不应该向榜样学习吗?你诋毁别人时,也是在诋毁你自己。”一番话后,大家都若有所思。阳明四句教指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面对是非对错、善恶黑白,我觉得学生是有判断力的,我们老师所要做的只是正确的引导而已。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总是试图引领孩子们去发现美、欣赏美、塑造美,过美好的人生。确实,没有美育就不可能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美育在于借助艺术来培养人的各种品质,使人吸收艺术,参加多方面的创造活动,发展个人的积极性,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热爱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并发展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合作意识等等。基于这些考虑,我与同组老师策划开展了思维导图大赛、“民族复兴,强国有我“”主题设计大赛,将思政课学习与手抄报、海报设计相结合,调动起大家的爱国情、强国志,如期收获了各种充满个性创意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处处流露着学生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这也更加让我意识到,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的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这样说,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学生们的求知欲真的是像蓬勃的青春,活力无可遏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辛勤浇灌,耐心修剪,静待种子发芽。等到有一天,你或许会发现,要么花开满园,要么碧树参天,所谓“桃李满天下”也不过如此了吧。 如何满足求知若渴的孩子们?我深知那句老话,“若想给学生一杯水,你必须要有一桶水”,其实更关键的是要有一颗追求真理的心灵,热爱真理,随时随地遇见真理,及时的将它吸收进来。无论是个人备课,还是同组教研,亦或是与学生探讨,必须秉持“真理面前无权威”的思想,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一样,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 如何准备这“一桶水”,我想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只有理论才能解决本质问题。而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是常青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观察学生,思考学生,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与我们日常的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中,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其实许多理论都像一扇窗户,我们通过它看到真理,但是它也把我们从真理隔开,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学生推开窗,看到真理的世界。 不要担心学生犯错误,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要被关在外面了。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做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 正所谓教学相长,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路前行、双向奔赴,在求真、为善、致美的旅程中,见证了自我成长的奇迹。我始终鼓舞他们,我们的目标和道路,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我们要一起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在逐梦的路上,每个人都是梦想的奋斗者,每个人也都将实现自己心中那个至真至善至美的人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