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正确培养“三观”, 促进孩子成长。
一、思维观
在斯坦福的教育理念中,有一个概念特别引人注意,这就是“成长型思维”。这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提出来的理论,被公认为近几十年心理学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之一。“成长型思维”是相对于“固定型思维”而提出来的一种“心智模式”,“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智商和聪明程度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属性,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经验的积累而改变;而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了帮助我们去学习和成长的有趣的挑战,而且他在面临挑战时充满激情,充分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学习技能的提升。“成长型思维”的人,是以成长的心态来看待事情的,因此他们具有下面的特征:欢迎挑战、拥抱变化、总是寻找机会、诊视反馈、主动学习、喜欢探索新的事物、不逃避失败。他们认为,凡事皆有可能、每次失败都是一堂成长课、学习是终生的事情、有“危”就有“机”。他们不喜欢呆在舒适区,总在发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所以具有这种思维的人,学习的内驱力十足,有持久的耐力,当然成功的几率也就大。显然,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这种积极的思维模式?给家长朋友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学会称赞孩子的技巧,当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时,不要去夸“你真聪明”,因为聪明是一种天资,不是努力的结果。要称赞孩子的努力的行为、坚持的过程、思维后的创意、推敲后的策略,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他之所以被别人称赞,是自己付出劳动的结果,是劳动的果实给别人带来了快乐。这样坚持下去,孩子就会被这种称赞正强化,做任何事情,他都会把注意力放到努力的过程中来,而不是仅仅去追求结果。例如,早晨起床,看到孩子把自己的房间打扫的很干净,很多家长会说,“孩子,你真勤快”,这种“人格式”的表扬,时间久了,对孩子的成长反而不利。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孩子,那把房间收拾得很干净,看来你下了很多的功夫,妈妈很高兴”。这样的表达,既说出了妈妈的感受,又表扬了孩子的努力,孩子听到后也很舒服。
其次还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的创新行为。家长自己也要用“成长型思维”来考虑问题,你的孩子小时候做不到的事情,长大以后可能很容易做到,你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可能就发生在你的孩子身上。千万不要用你的“固定思维”去禁锢约束孩子的想法和行为,你可能会因此耽误你孩子的前程。北大教授周其仁在访问以色列后感慨道:犹太人回到家,父母问孩子的第一句话是:“孩子,今天在学校你提问题了吗?”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成长型思维模式,问问题代表了思考,代表了求知,代表了成长。
第三就是要给孩子输入积极的信念,纠正他的一些消极信念,特别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或者是失败时,家长更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最好的话就是:“我们可以再试试啊!”我在带高三毕业班的时候,遇到学生问问题,我并不着急给他讲答案,而是看着他的眼睛,用信任的语气说一句:“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再试一次!”
第四就是刻意给孩子创造成长的机会,不要去替代他完成他有能力可以解决的事情。很多的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遇到问题就开始去网上搜答案,这样时间久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自信心都会慢慢丧失。我的做法是,把答案都收上来,不给孩子看答案的机会,任何问题,先让他考虑三次,可以分成三天来进行,这样就能判断孩子的最近发展能力,如果三次还是不能解决,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来指点了。
二、能力观
德维克的内隐能力理论认为,人们对能力有两种不同的内隐观念:能力实体观和能力增长观。持能力实体观的人认为能力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他们会将工作看成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检验,他们关心的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能力,获得高成就,更多关注做某件事成功以后所获得的外界关注及肯定,避免因失败导致的消极评价。而持能力增长观的人则认为能力是一种不稳定的(可控 )特质,可以通过努力得到增长。他们更多关注通过做事来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更多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他们会将工作看作是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他们追求的是发展自身的能力,高成就和积极评价反而是这个追求的副产品。
两种不同的能力观会产生两种不同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持能力实体观的人,在确立目标时,往往定位在实现目标上,定位在好名次和好成绩上,在学习中更关心如何证明自己。在遭遇失败时,他们倾向于能力归因,认为考试失败就意味着能力不足,并产生焦虑、羞愧、沮丧的消极情绪,从而容易放弃继续学习。同时这部分人倾向于挑选有把握的任务,因为他们更关注完成这个任务能否得到积极评价,因此往往不会选择失败风险大的任务,从而也失去了很多突破自己的机会。持能力增长观的人,在确立目标时,把目标定位在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上。因为他们相信能力是可变的,可以通过努力得到增长和提高。把努力看成是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途径或手段,相信努力和能力是一种正相关关系。遭遇失败时,他们倾向于努力归因,认为考试失败并不表示低能,它仅仅意味着目前的学习方法不当或努力不够。因此仍然能够保持积极的情绪,继续挑战学习任务,争取下次考得更好。因此,他们会以专精为导向,努力做到真正的技艺精通,而非看起来精通。
很多人是两种理念的综合体,两者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关键是我们要用合适的理念去理解和引导我们的行动,用新的方式去应对自己面临的问题。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及时觉察孩子的行为模式以及背后的内心理念。比如,当孩子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总担心失败后被人瞧不起;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失败了就归结为自己能力不够,这个时候,你可以告诉他,是能力实现观束缚了他的思维,并帮助他更换观念,让他大胆地去迎接挑战。如果孩子遇到的问题超过了他所处年龄的实际能力,而他还执着地去思考,因为他认为可能是自己努力不够造成的,这个时候,你也可以告诉他,虽然能力是发展的,但是这个问题已经超过了他目前的能力范围,可以把问题放一下,等时机成熟了再去解决。
有一次我接到了一位同事的电话,他的女儿给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浮在水面的油膜为什么是彩色的?他请我我给他女儿讲一下。当时他的女儿是小学四年级,而这个问题是高中物理的知识。可他的女儿很固执地认为,只要是我能够讲出来,她肯定能听懂。她认为只要是她努力,就可以学明白。我告知她:“你目前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还达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高度,等你长大了,我再讲给你听。”这个女孩高兴地接受了我的建议。
所以在对孩子能力的培养上,既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进行尝试,大胆迎接挑战,还要让孩子学会适时的放弃,静静等待时机。特别是高三的孩子,面临高考的挑战,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懂得取舍,能做到合理的放弃既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能力。
有一位高三的男生,因为成绩不理想来找我做指导,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的总成绩大约在490分左右,理科综合成绩大约在180分左右。我让他对试题进行分析,找到自己的“篮子分”、“树上分”和“天上分”,果断砍掉“天上分”,努力冲击“树上分”。最后高考,这个男孩考到了总成绩620分、理综248分的好成绩,被中国矿业大学录取。在对他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树上分”和“天上分”划分的依据就是能力的两种内隐观念,先把两种信念合理化,再落实到学习行为上,这样就把“树上分”逐渐变为“篮子分”,实现了自我超越。
三 、目标观
1954年,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在他所著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到了20世纪80年代,Dweck(德维克)进一步探讨了个体形成不同目标定向的深层原因,结果发现:个体的能力观,即个体对能力、智力是否可以改变和可控的认知,影响所追求的成就目标。用能力理论和成绩目标结合起来解释与目标相关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在教育领域命名为“成就动机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不同的能力观使人们具有不同的目标定向,并对活动的结果有着不同的归因,进而对实践做出不同的相应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根据这个理论,成就目标分为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持有能力实现观的人,他的目标定向是成绩目标。好的成绩和名次就是成功,努力的理由是证明自己的价值,满足感的产生来源于别人的称赞,失败后的归因是能力不够。持有能力增长观的人,定向目标是掌握目标,提高、掌握和创新就是成功,价值感在于努力和挑战,满足感来源于自己的进步和超越,努力的理由是活动本身的魅力和自己的体验。
生活和学习中,如果一个孩子的目标定向是成绩目标,那么他会很在乎每次和考试成绩和名次,也就是在乎的是结果。总喜欢去和别人比较,一旦名次不好,就会垂头丧气,悲观失望,就认为自己能力不够而否定自己,失去继续前进的动力。从不把努力认定为成功的因素和条件,总在想提高分数的办法和捷径,不愿意去尝试和努力,结果到头来,成绩会越来越差,而自己还抱怨外边的世界很灰暗。有一位高二的男生,在一次大型考试中,成绩下滑严重,回到家里,把家里的电视、门窗等砸得稀烂。他的父亲来找我做咨询,我询问孩子的成长史,这个男孩是伴随着被别人称作“聪明”而长大的,他一直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高出很多,因此学习很少去努力。初中时成绩很好,到了高中可谓是变了一个天,因为高中的学习对能力的考察更高、更深、更广,只是一味凭借聪明而不努力,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习难度的增加,孩子的“聪明”终于支撑不住学业的压力,结果造成成绩的垮塌,孩子也因此受到很大伤害,变的极度自卑。
因此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要引导孩子把学习的重点转移到“掌握目标”上来,要善于和自己的过去进行纵向比较,享受自己成长的乐趣,而不是每天盯着别人的分数去横向比较,生活在别人的评价和脸色中。在对高三学生辅导的过程中,我让他们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默默读出下面的话:“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又成长了很多,我的翅膀又丰盈了,我的知识大厦又牢固和坚实了,我又向前迈了一个台阶,我离成功又近了一步。我很享受,我很快乐,我很充实,我为今天 “我的努力”而高兴和愉悦,我一直走在健康、快乐的成长征途上,风景这边独好!”
告诉大家一个诀窍,就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对孩子实施“高效陪伴”,和孩子做同样的事情,并和他一起感受做事的过程给他带来的身心体验,让他对事件的过程产生直接兴趣而非结果。比如你和孩子玩一样的游戏,你要亲自陪他,而且要专注和热情,这样孩子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爱和温暖。还要注意,玩上五局游戏,也要让你的孩子输上两局,这样才不至于把输赢作为成就目标,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成功观”。概括起来,可以把一个事件分为“自我”和“任务”,引导孩子淡化“自我”,重视“任务”,也就是在一个事件进行的过程中,不做“自我卷入者”,要做“任务卷入者”。
教育孩子是一个工程,学习也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最后的考试只是一个结果而已。重视了过程,结果才有可能完美,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结果肯定不会完美。而且重视结果还容易产生“华伦达”效应,也就是“极端重视结果下的行为失常”。就像一场足球比赛,一个足球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目的是享受比赛过程给他带来的那种体验,而不仅仅是比赛结果给他带来的激情刺激和高峰体验,只有这样他才能热爱足球运动并为之拼搏。这样当他比赛失利的时候,他仍然可以自豪地说“我赢了!”
(供稿:王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