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信息 > 校内新闻

读书日记 || 第二天:比较与伤害

发布时间:2024-10-03 19:52

640 (1).jpg

2024年10月1日,晴。

提前2分钟进入腾讯会议,只有我一个人,虽然是在预想之内的,但仍免不了有些失落。今天是国庆节,放假了,也许他们去给祖国母亲庆生了、也许他们在忙着别的事情、也许他们不喜欢这种形式、也许这本书他们早已读过、也许……不参加是他们的权利。

8:30,我开始一个人读,读着读着,翟老师来了,我们两个人读了一会儿,刘老师来了,今晚是我们三个人的读书会。

今天读的第二章《疏离生命的语言》,感触最深的是下面这段话:

“在一个练习中,他展示了两张男人和女人的全身像,他们都拥有时下媒体眼中的‘完美’身材,接着,他请读者们测量自己的身材尺寸后与照片上的数字做比较,同时用心体会两者之间的差距。一旦我们开始比较,就会感到郁闷!此练习的效果绝对百发百中。当人们以为这样已经足够郁闷时,翻到下一页练习,便会发现刚才只是热身罢了。由于形体美相对来说是表面的,格林伯格接着请人们针对他们更在乎的事情----‘成就’来做比较。他从电话簿中随机选出几个人名让读者比较自己和那些人的成就。他称电话簿中的第一个名字是莫扎特,随即列出了莫扎特擅长的语言和他在十多岁前完成的主要作品。接着他要求读者们想一想自己现在的成就,并和莫扎特12 岁时的成就做出比较,用心体会两者之间的差距。”

针对比较给人带来的伤害,我们展开了讨论:前天我们的月考成绩出来了,刚看到成绩时,自己感觉学生考的还可以,但后来发现隔壁班比自己班考的好多了,及格人数比自己班多出了一倍,心中升起一丝丝难过,觉得自己班并没有考好。后来发现同类型班级都比自己班考的要好,无论是及格人数、优秀人数,还是与基数相比的进步人数,都比自己班考的好多了,简直要难过死了,怎么会这样,我怎么就成了考的最差的那个了呢!恰好在楼道里又遇到了领导,领导说这次你们班考的不太好,是不是因为……一下子分析了四五条原因,条条都很具体、都很有针对性,但我很抵触,我不想听什么原因,这个时候我听不进任何的忠告和建议。

我们是成年人,比较带给我们的沮丧会让我们持续好几天心情不佳,而我们的孩子,面对自己最亲爱最信任的父母,拿自己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时,他们会感到多么无助和懊恼,他们幼小的心灵如何能化解这种沮丧,久而久之,破罐子破摔就会成为他们的唯一选择,所以,如果不想让孩子自暴自弃,就不要拿自己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当孩子自认为没做好或没考好而感到难过时,我们也不要急于帮孩子分析原因,她需要的不是原因和建议,而是无条件的情感支持,还有你的充分信任。

比较是疏离生命的语言形式,语言暴力比身体暴力造成的伤害更持久、更难以弥补。“如果真的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悲惨,就去学着与他人做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