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日,晴。
今天是“今晚一起读书吧”的第三天,依然是提前2分钟进入会场,等待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一起读书,与前两天不同,现在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担心、焦虑与忐忑,变得坦然和从容了许多,坚信自己做的这个事是正确的,不管有没有人同行,我已有收获,会坚持走下去。
张老师早早的就来了,她下午就说过要来,翟老师已是第二次来,刘老师今天不是做为“托儿”来的,她今天是自愿的。
今天我们读的是第三章《不带评论的观察》,大致内容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区分观察与评论。当我们在观察中夹杂着自己的评论时,他人往往会认为我们在批评他们,并因而产生抗拒的心理。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动态的语言,它不鼓励人们做静态、一概而论的陈述,而是提倡我们在描述观察时,清楚地说出特定的时间和情境。”
给我们启发最大的是下面这张表格。
读第一遍时,我们都没读懂这张表到底想说明什么,于是在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们边读边讨论,终于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作者可能是想告诉我们如下的道理:
1.要对自己的评论负责。在未了解事情的全貌前,不要自以为是地妄下评论,“当我看到你将午餐的钱都给了别人”,不要急于评论或指责“你太大方了”,要了解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要看到他的善意和爱心。如一个小女孩子把家中的每个苹果都咬了一口,妈妈见状很是生气,狠狠地教训了小女孩,等妈妈发完火,小女孩懦懦怯怯的从背后拿出一个咬了一口的苹果,“妈妈,你不是喜欢吃甜苹果吗,我给你尝过了,这个最甜。”妈妈瞬间泪奔。同样,当你想让老公陪你看电影,他说“我今晚有点累”时,你得出“他不爱我”的评论是不合适的,也许他正需要你的关心呢。
2.不使用暗含评论的动词。因为“道格只在考试前一晚学习”而做出他“爱拖延”的评论是错误的,这样就给孩子贴上了一个“爱拖延”的标签,一旦这个标签贴到孩子身上,他就会形成这样的自我认同,当他形成了“我爱拖延”的自我认知,拖延的毛病也就很难改掉了。孩子的自我认知大部分来自于家长和老师的评价,我们对孩子的批评要就事论事,不要给孩子贴标签,特别是带有负能量的标签。
3.不推断或暗示唯一的可能。当孩子说“我无法完成作业”时,我们不要就此认为孩子是真的完不成作业,也许她只是抱怨一下今天老师留的作业有点多,我们可以继续观察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为,随时准备提供可能的帮助。
4.不把预测当作确定的事实。有的孩子爱吃肉不爱吃菜,妈妈担心这样孩子会营养不良,于是就批评孩子,“你这样会长不高、会变笨、变成小胖墩儿”等等,把自己担心可能出现的情况全倒给了孩子,孩子听到的全是指责和诅咒,没听到一点关心和理解,于是顶撞和逆反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5.不以偏概全。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你想说“这户移民家庭照顾不好自家的院落”时,这是对他人不公正的评论,仅仅因为你“没有看到过那户移民家庭铲路边的雪”就得出那样的结论是不是太武断了?同样的道理,孩子起床晚了上学迟到,你就说他“懒”“不爱学习”,这合适吗?甚至有的心理测试仅凭几个分数就给孩子帖上“抑郁”“焦虑”的标签,这真的好吗?
6.区分描述他人能力时的描述与评论。评价“汉克·史密斯是个糟糕的足球运动员”,只有评论却没有描述他的能力,也许你想的是他“在20场球赛中未能进一个球”,他未能进一个球,也许他最善于带球传球,或者他很会防守,也许他的队友都很喜欢他呢。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因为学生每门课都考不及格就认为这个学生很糟糕,也许他很爱劳动、很善良、手很巧、能歌善舞等等,学生的很多优点就因为学习不好被我们忽略掉了。对待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
7.不使用含有评论意味的形容词。不能因为“吉姆的长相对我没有吸引力”就说他“长得难看”,你眼中的草也许是别人眼里的宝,同样,我们一个班有五十几个孩子,对我们来说,每一个都是五十几分之一,但在家长眼里他就是全部,甚至他还承载着好几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这样一想,我们还敢倦怠吗?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感谢三位老师一个小时的陪伴,今晚收获很大,学会了不带评论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