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愤怒”?为什么会“生气”?通常我们认为是“别人做错了”什么而引发了我们的“愤怒”情绪。比如,“爸爸妈妈每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你,你却考出如此不堪入目的成绩,爸爸妈妈很生气”、“我过生日如此重要的日子,你却不在让我好伤心好愤怒”、“约好的时间我等了20分钟你还不到让我很生气”……然而,“别人的言行会引发我们的感受,却并非产生感受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我们之所以生气,绝非因为他人的言行,而是他人的行为刺激了我们的情绪反应。”每一个愤怒的背后都有一个未被满足的需要,你想让孩子考高分的需要、你想让爱人陪你的需要、你想让对方尊重你的需要……
“当面对不喜欢的言语或行为时,我们有四种回应的选择:1.指责自己;2.指责他人;3.同理自己;4.同理他人。当我们选择第2种方式时,愤怒便产生了”,当选择第3种反应时,我们就是在觉察自己的感受与需要。比如对方爽约,“若我们的需要是确认对方是否在意自己,可能就会感到伤心。如果我们看重有意义和有效地使用时间,也许就会感到恼火。但如果此刻我们正好希望有一些安静独处的时间,可能反而会庆幸对方来晚了。可见,产生感受的原因在于我们自身的需要,而非他人的言行。”
我们讨论和关注的具体场景是:当我布置的作业学生不交时,我很生气,我该如何分析和处理。分析如下:我生气是我的什么“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呢?我需要学生通过做作业能够掌握今天所学的内容—能够在考试时考出好成绩—能够让我在领导和同事面前有面子,如果是基于这样的“需要”,那我们就是把学生当成了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就违背了“立德树人”的宗旨,学生不给我们做这样的工具是他的权利;另一种思路:我需要学生能学好这一门课程—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如果他不做作业也能考好,我们还在意他是否交作业吗?做了作业是否就一定能学好?还有没有更好的学习方式?学生的“需要”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同理”到学生?当我们能真正同理到学生时,我们的愤怒情绪就烟消云散了。
当我们愤怒的情绪产生时,立即发泄出来不但不会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反而可能使问题变得更糟,攻击别人与攻击自己都是暴力行为,都不可取。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的4个步骤是:(1)停下来,深吸一口气;(2)辨识脑海中评判性的想法;(3)与自己的需要连结;(4)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未满足的需要。”
记得一位老师说过,“心理学其实很脆弱,它不能解决任何现实问题,它只能使你改变对现实问题的看法。”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就是因为“看法”不同吗?能让我们改变看法,能让我们在别人“怒不可遏”的时候保持冷静,这难道还不够吗?读书能给予我们什么?能让我少一些焦虑多一些从容、少一些担忧多一些祝福、少一些急躁多一些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