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脑海中一直有一个理想儿子的形象。每当他拿这个理想形象和我相比的时候,他就会感到非常失望。我达不到我父亲梦想中的标准,我小时候就感受到了他的失望。他尽力去掩饰这种失望,但他的情绪还是通过种种细微之处流露出来——通过他的语气、措辞和他的沉默。我父亲努力让我成为他理想中完美儿子的副本。但每当他发现我做不到的时候,他就会放弃我。他的做法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疤,让我产生了一种永久性的挫败感。”
这是《终身成长》第七章中“理想”部分,一个17岁男孩讲述的自己的成长故事,这一故事引发了我们的共鸣和讨论。“父母为孩子设立目标,并对他们抱有期待和理想,这不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吗?是的,但有些理想是有益的,有些却没有。”
当孩子呱呱坠地时,每一个家长都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渴望和憧憬,给孩子设定了各种各样的理想模型,希望他全面发展又有一技之长、高大帅气又天赋异禀、阳光乐观又坚韧不拔……我也是这样,因为我自己五音不全、唱歌跑调、跳舞跟不上节拍,可以说就是一个音乐盲,在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文艺联欢中都只能当观众,对能歌善舞的人充满了羡慕,我把其原因归结为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没能接受环境的熏陶,所以从怀孕开始,我就致力于培养孩子的音乐细胞,天天听胎教音乐,孩子还没出生,我就买好了电子琴,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我就给他报了葫芦丝、电子琴、吉它、唱歌、演讲、书法、绘画等各种各样能培养文艺素养的兴趣班,我多么希望他能学会一样拿得出手的“文艺”,不用多精通,只要能在学校的联欢会中表演一下,不至于跟我一样只是坐在观众席上鼓掌就行了。我努力把儿子培养成为我理想中完美儿子的样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望,我的失望和他学这些技能的困难给儿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让他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我能感受到他每次去上“兴趣班”时的委屈、忍耐和无助,儿子完美继承了我的“乐盲”基因,所有的努力都无济于事,从他上高中开始,我才彻底放弃了对他“艺术素养”的培养。
当我不再执着于培养他的艺术素养时,发现他其实还有其他很多“天赋”,比如他对足球几乎是无师自通,在足球场上他纵横驰骋、自信而阳光;高二分班选科时我建议他选历史,因为我教历史可以给他提供学习上的帮助,但他很坚定的放弃历史选择了物理,他说他喜欢。突然间醒悟,这么多年,我都专注于那个理想中“完美”孩子的培养,好像从来都没关注过他自己喜欢什么,这次我没有干涉,而是只提供建议和支持。在此之后,一些重大选择,比如考大学选专业、选学校等,不管他选择什么,我都支持他,这让他感到安全和从容。
曹老师与我有同感:她从各种渠道得知,从小培养孩子规律作息的好习惯很重要,于是,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她就致力于培养儿子的“好习惯”,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刷牙、几点吃饭、几点上学、几点写作业、几点睡觉……都严格按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规定,一丝不苟,孩子每天像部机器一样运转,这剥夺了孩子的许多快乐,好在孩子上二年级时,她及时转型,放弃了机械化的培养模式,转而顺从孩子的天性,如今她儿子已上研究生,乐观而自信。
所有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所有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属品,父母对孩子的过分要求其实是自己遗憾的投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有他自己的使命,不应该背负父母的遗憾。让花成花、树成树,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不要“向槐树要枣吃”,每一种花的花期不同,每一种树结的果子也不同,家长不能强求更不必焦虑,应该做的是观察、守护、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