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有序的高一上学期结束了,回顾刚刚结束的一学期,有收获,有不足,现对刚刚过去的上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德育工作
1.加强了德育队伍建设,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管理能力。一是要求班主任多阅读有关书籍,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质量;二是继续实行班主任早、晚签到制度,本学期所有班主任共签到五千余次,班主任的及时到岗极大地保障了班级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是统一班会内容,在年级处统一安排下,各班积极利用每周的班会课有计划的开展德育工作,本学期高一年级开展了“习惯教育”“爱国教育”“道德情操”等班会活动,高一年级还定期组织班主任沙龙活动,活动中班主任交流自己的管理班级经验,提高了本年级班主任管理的整体水平。
2.一如既往地严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是抓学生的养成教育,我们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严格执行《德州市实验中学学生行为奖惩条例》,每月一个工作中心,每天一个检查重点,逐步强化。并且通过检查、监督、通报、反馈等手段既注重检查结果,更注重教育过程。二是制定了班级量化管理细则,对学生一日常规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年级对学生值日工作进行改革,发现问题及时向班主任反馈,从而过细过实地抓好过程管理,切实发挥年级值日组管理职能。三是严抓课堂行为规范,严查课堂违纪行为,对于违纪的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帮助违纪学生积极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3.建立健全全员导师制,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年级处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及时建立并健全了全员导师制度,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高一年级全体教师第一时间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并及时记录工作日志,此项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习、生活上的一些问题。
二、教学工作
1.严格落实好教学常规管理。一是坚持每周教师查岗制度,每周对教师的到班、到岗情况进行检查,实行一周一小结,并公布。二是检查、督促每周各备课组听、评展示课,督促青年教师跟踪听课学习;检查各备课组学科复习计划的落实情况。三是教学督察,每月一次各班、各科作业批阅情况,试卷组编及试卷分析,学案等检查、落实。四是严把考试成绩质量分析关,每次大型统考后,认真分析成绩,到班、到科、到具体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由年级组会同班主任、各备课组长进行督促落实。五是一如既往地实行班主任跟班听课制度,班主任每周至少听课两节,由年级处负责考勤。
2. 重视学科教研活动。除每周按时举行学科教研活动外,本学期还组织了两次学科教研观摩活动,促进学科组、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努力提高学科教研水平。年级主任、副主任带头积极参加各学科组的教研活动,监督,落实各学科的集体教研。年级组织老师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讲课比赛活动。
3.重视课堂建设。高一年级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课堂教学环节力求精讲精练,每堂课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反思整理的时间,课堂教学在严抓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高质量的习题,有针对性的拓展、延伸,每堂课都力求实用、高效。年级处定期召开备课组长例会,对近期发现的教学问题及时梳理、总结、反思、纠正,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4.注重学方指导。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开展学习竞赛、学习经验交流,学科特色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总结本学期的工作,还有跟多改进的地方,如管理上对屡次违纪学生缺乏真正有效的震慑,教学上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还比较陈旧,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还不够充分,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针对上学期的问题,年级制定了本学学期重点工作。
高二上学期的重点工作
一、学生管理重点工作:管理好三类学生,抓好三件事
1.对多次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的管理。
年级有几个特别难管理的学生,他们大问题不犯,小问题不断,上课小动作,瞌睡,下课胡打乱闹,不按时回教室,把整个班级纪律带坏,学风不正。上学期 最后一次家长会,李主任专门召集这一部分学生家长开了个会,对他们提出具体要求。本学期年级将对这一部分学生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首先本着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原则,班主任,任课教师对这一部分学生加强管理,严格要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转化他们。二是年级对这一部分学生建立专门档案,详细记录他们的违纪情况,会同政教处严格按照校规校纪处理,班主任要如实和家长沟通,提前告知家长违纪的可能后果,让家长有心理预期,提高学生的违纪成本,努力一点点的把屡教不改的顽固分子踢出队伍。
2.对心理问题的学生的管理。
高一这一学年心理问题的学生,对这一部分学生不能按照正常学生严格要求,给年级的管理带来很大麻烦。本学期将对这一部分学生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班主任详细梳理这一部分特殊学生,告知本班所有教师,让教师平时对这一部分学生多关注,缺课一定要告知班主任,管理上要有别有正常的学生,守住安全底线。二是所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都要和年级报备,年级时刻关注这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尽量控制半天来,半天不来的学生,要不请长假,要不休学,年级也努力和这一部分学生的家长沟通,从学校层面帮助班主任解决这类学生管理上的问题。
3.对学困,边缘生生学生管理。
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懒惰,上课开小差,学习习惯差,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是家长不够重视,对孩子学习不上心,孩子也不够积极,很多边缘生就是这些原因导致的。采取措施如下:
一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感情投入,用爱心哺育差生,用耐心教育学困生。抓闪光点,激励他们进步。抓学困生的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不仅要关注他们的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二是实行一帮一,合理安排座位,以优带差。让他们向优秀学生学习,学习他们的刻苦努力,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三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善于总结学困生转化的典型经验。年级定期召开典型经验交流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四是家校共育,提高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
抓好三件事,一是学生睡课,二是学生手机,三是学生非正常交往,这些都是学生的常规管理,这学期依然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
二、教学重点工作三件事:抓好教师队伍,管好教学过程,防止班级分化。
1. 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培养优秀的教师团队。
老师们的教学、教研能力参差不齐,有些教师自身的能力不过硬,教学方法单一,不能给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只靠简单的刷题,低层次徘徊。有学科缺乏教研带头人。采取措施如下:
一是多给教师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多向优秀学校学习,能否有条件参加兄弟学校的联合教研,能否和其他学校联合月考。二是学科组教师要详细研究近三年高考题,每个教师负责一个模块,每周集体教研要留出专门的时间,由负责模块的教师对研究的高考题进行专门汇报,高考的考点在哪里,平时上课针对高考考点怎么处理,高考对教学的启发有哪些,和每周的教研课一样,每周的高考专题汇报也要提前报给年级备查。
2. 转变教师思想,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中一直要求教师注重教学方法,少讲多练,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有很多教师以讲代练,满堂灌,只关注进度,不重视效果,自己讲的很累,学生收获甚微。采取措施如下: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由“关注教”转向“关注学”,由“注重结论”转向“知识构建“,由增”量“转向提”质“。二是精准指导,个性化因材施教,充分利用作业批改,章节小测,周练月考等,精准分析,找出学生的弱点,加强针对性训练,每个学科的针对性训练的习题,学案,课件要单独标注发给年级备查。三是对普通班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学内容要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有收获,避免因教学内容过难而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而厌学,给后期的教学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3. 合理平衡学案与教辅材料。
每一学科随教材的教辅材料一般量都比较大,每一个学科还有随课学案,多数学科不能两者兼顾,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并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采取措施如下:
年级准备尝试引导式学案,学案可以是上课的思路和流程,知识结构和框架,课堂内容的总结和梳理,具体知识和习题训练可以利用教辅材料,这样两者就能相结合,取长补短,有效利用。教辅材料内容一定要精选,用学案重新整合。
4.加强学科建设,确定上线目标。
从全市统考的上线情况看,学科差距比较大,有些学科三次统考和自己比波动很大,影响了年级整体上线人数。采取措施如下:
年级根据高一期末分科考试各科的上线情况,选考科目适当参考高一下学期的两次全市统考,确定每个学科组的上线基数,力争每次考试都要在基数的基础上有所增加,人数少于基数的学科组要书面分析原因,少于基数20人的学科组要在成绩分析会上当面分析原因,上线人数增加较多的学科组要交流经验。
5.防止班级分化,提高年级整体班级管理水平。
从期中、期末两次全市统考成绩看,虽然平行班是均衡分班,但班级成绩还是出现了分化,并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有条件的调整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重新组建班级管理团队,提升教师和学生信心,找准发力点,抓住目标学生。二是要求成绩差的班级班主任跟班听课,把办公地点搬到班里,盯住班。年级三个主任每人每周在该班听课不少于三节,和班主任一起,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提高成绩。三是定期召开班主任交流会 ,优秀班主任分享班级管理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后进班级班主任也要讲心得体会,交流问题,群策群力,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