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郞口中学学习体会
马红春
10月16号,我们学校组织前往杜朗口中学参观其高效课堂模式,给我们很深的感触,原来课堂还可以是这样的。杜朗口中学的课堂就是互动的课堂,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几个人一组的自主、合作、讨论;几十人同时争相解题板演;一个人面对几十人大胆又精彩的题目讲解;井然有序的课堂秩序;人人都有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小组内部互肋、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大家都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学习中,学生的表现,相当的活跃,完全脱离一个学生的被动、被指挥的角色,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并把自已对新知识的感悟及时地表达出来,这非常有利于把学生的发散思维集中起来,所以课堂上同学们都积极发言,看似乱哄哄的,实际是在教师的调控和学生的自律中的有序。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怎么样设计学生更容易学习掌握者是更重要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做的是让教材辅助教学,而不是为教材而教学。
反思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教师每天都在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必然有所得,有所思。如果不及时总结、及时归纳、及时反思,让灵感悄然而逝,这将是一种深深的遗憾。因此,很有必要把这些智慧的结晶加以提炼、提升、形成理论性的东西、规律性的内容,一是有利于促进自己的教学,二是有利于其他教师的学习借鉴,达到资源共享。我们观摩了杜郎口中学的一天两次的反思会,那是杜郎口中学特有的反思文化,领导能毫不吝啬的对优秀教师抛出溢美之词,表扬的话谁不爱听,因此这些话会让老师们继续探索研究,取得更大的成绩,虽辛苦却不知疲倦;领导也会直言不讳的对稍差教师给予提醒指导,细细观察没有一个教师会对领导坦诚的评价耿耿于怀,反而会谦和的投去感激的目光,老师的文本展示,让大家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老师自己反思这半天的所得和所失,从而使自己不断调整自己,不断进步。集体反思会后还有学科组反思会和年级组反思会,这样使得反思全面具体,没有疏漏。同样开诚布公的语言使得反思真正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每节课都有相关的管理人员去检查督导,校长、副校长、教务处、学科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有目标、有要求、有考核、有反馈,节节不留死角,天天大密度大力度地去整改,所以我们的课堂设有回潮现象,有的是争相创新,万花争妍的局面。